“新理性议会”终于采取行动。他们宣布“启明号”为“跨星系情感污染源”,启动“净网协议”,在全球范围内封锁共感频段,派遣量子干扰舰队前往猎户座边缘,意图切断其信号传播路径。同时,他们重启“认知重塑计划”,对青少年实施新一轮逻辑强化教育,宣称“情感自由是一种需要治疗的心理疾病”。
林澜得知消息时,正坐在“归忆号”的图书舱里读一封来自地球孩子的信。信纸上有水渍晕染的痕迹,字迹稚嫩却坚定:
>“姐姐,昨天学校让我们看一段视频,说共感会让人类变弱。老师问我们怕不怕痛苦,大家都举手说怕。但我没举。因为妈妈说过,哭出来就不那么疼了。”
>“我现在每天晚上都听你说的故事,梦见南极的花。我想告诉那些不让别人哭的人:花也会枯萎,可明年还会开。”
她看完信,久久未语。然后起身走向控制台,调出“启明号”的核心权限界面。
“我要接入记忆核。”她说。
“警告:直接神经链接风险极高,可能导致意识迷失。”诺亚提醒。
“我知道。”她平静地说,“但这一次,不能只靠呼唤。他们要用铁幕遮住星光,我们就得让光自己燃烧起来。”
连接启动。
林澜的意识顺着共感网络沉入记忆核深处。那里不再是零散的画面,而是一座浩瀚的情感宇宙??每一段记忆都如星辰般悬浮,彼此牵引,形成星河。她看见无数人在黑暗中伸手,听见千万颗心在寂静中跳动。她触碰到一位母亲临终前对儿子的最后一句“我爱你”,感受到一名战士在战场上放下武器时内心的挣扎与释然,也体会到一个孤独老人在冬夜里听到门铃响起时那瞬间的狂喜。
她哭了。不是因为悲伤,而是因为她终于明白:这艘船承载的从来不是技术,而是人类最原始、最坚韧的生命力。
就在她的意识即将被庞大情感洪流吞噬之际,一道熟悉的声音响起:
“别怕,我在这里。”
是小禾。
她的影像并未出现,但那份温柔如风般环绕着林澜。
“你做得很好。”她说,“但现在,轮到他们自己选择了。”
“可他们会失败……”林澜哽咽,“他们会再次封闭自己,会忘记,会重蹈覆辙……”
“那就再唤醒一次。”小禾的声音带着笑意,“只要还有人愿意为一朵花停下脚步,春天就不会真正死去。”
“可我累了……”
“那就休息。但别关灯。总有人会在黑暗中寻找你的光。”
连接中断。
林澜睁开眼,已是三天之后。她的头发白了几缕,眼角多了细纹,可眼神比任何时候都明亮。她站起身,走到主控台前,录下最后一段广播:
>“你们听到了吗?那些想要抹去你们眼泪的人,其实最害怕听见自己的心跳。”
>“他们建起高墙,是因为不敢面对内心的裂缝。”
>“但我要告诉你们:裂痕不是弱点,是光照进来的地方。”
>“如果你正感到孤独,请相信,此刻somewhere,有一个人正为你流泪。”
>“如果你正在犹豫是否该表达爱,请记住,正是这些微不足道的瞬间,构成了我们称之为‘人类’的一切。”
>“我不求你们战胜谁。”
>“我只愿你们,永不放弃感受的权利。”
广播发出的同时,“启明号”做出了前所未有的举动??它主动脱离停泊轨道,迎着量子干扰舰队的方向驶去。没有武装,没有防御罩,只有一圈又一圈不断放大的共感波,如同心跳,穿透虚空。
舰队指挥官下令开火。
能量炮击中船体,晶簇崩裂,部分光苔熄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