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‘你还记得吗?’
>不是‘救救我’,也不是‘放我出去’。
>是‘你还记得吗?’”
林澜读完,久久未动。
她忽然明白,这场斗争从来不是关于技术或权力的争夺,而是关于“承认”的战争。新理性议会真正恐惧的,并非共感能量失控,而是承认??承认痛苦值得被倾听,承认软弱也是一种力量,承认一个人的存在,不需要靠效率或产出证明。
第二天清晨,启明号进入跃迁准备阶段。林澜穿上那件缀满光丝的外套,走进图书舱,取出那本泛黄的共感日记。她在最后一页写下新的留言:
>“亲爱的陌生人:
>如果你正读着这些字,请知道你并不孤单。
>也许你现在不能哭,不敢笑,甚至忘了自己原本的声音。
>但总有一段旋律,曾在你心底响起;
>总有一双手,曾在梦中牵过你;
>总有一个词,只要你愿意说出口,就能点亮一片夜空。
>我不知道你是谁,也不知你在何方。
>但我相信,当你看到这行字时,
>你的灵魂已经开始了回家的路。”
合上书,她走向主控室。
“诺亚,执行Ω级任务协议。目标:鲸落星云,遗忘环第七区。行动代号??‘回声唤醒’。”
“已准备就绪。”诺亚的声音温柔如初,“正在加载共感共鸣模板。建议本次广播采用童谣频率,历史数据显示,该波段最容易触发深层记忆复苏。”
林澜点头,随即察觉到一丝异样。
记忆核的光脉出现了新的节奏??不再是规律的跳动,而是某种类似摩斯密码的断续模式。她蹲下身,贴近核心表面,仔细聆听。
滴??滴滴??滴??
那是……SOS。
但她很快意识到,这不是求救信号,而是某种回应。就像多年前南极的孩子们第一次听见花开时的颤音,此刻的记忆核正在接收来自远方的、微弱却坚定的回应。
“他们醒了。”她喃喃道,“哪怕只有一点点意识,他们也在试着告诉我们:我们在这里。”
跃迁引擎启动的瞬间,整艘飞船的光苔骤然明亮,仿佛吸入了一口春天的气息。启明号化作一道流光,撕裂星尘,朝着那片被世人遗忘的深渊疾驰而去。
与此同时,在鲸落星云深处,那台报废的情绪调节面罩再次闪烁。
这一次,它的屏幕上多了一个完整的句子:
**“我想……活着。并且,被人记得。”**
紧接着,周围的同类设备一台接一台亮起,像是沉睡的群星陆续睁眼。三千具被强制隔离的身体在同一时刻微微抽搐,眼皮下眼球快速转动??那是REM睡眠的征兆,是梦境回归的前奏。
而在地面控制中心的废墟中,一台尘封已久的打印机突然自行启动。纸张缓缓吐出,上面印着一行又一行不断重复的短语:
“我想活着。”
“我想活着。”
“我想活着。”
……
直到墨尽纸绝。
七十二小时后,启明号抵达目的地。林澜带领第一批共感引导员登陆遗迹区。空气中弥漫着铁锈与潮湿的味道,走廊两侧堆满废弃仪器,墙上残留着模糊的手印和涂鸦。其中一幅画吸引了她的注意:一群小人手拉着手,围成一个圆圈,头顶画着一颗发着光的星星。
下方写着几个歪歪扭扭的字:
“我们要唱歌。”
深入核心区时,他们发现了那个环形大厅。三百多名实验体仍坐在原位,面容枯槁,肌肉萎缩,但他们的手指都指向中央的情绪调节面罩,仿佛那是他们唯一的信仰。
林澜走上前,轻轻抚摸那冰冷的外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