工业AI机器人如同忠诚的工蜂,在流水线间无声穿梭,进行着维护、监控和优化工作。
毗邻制造区的是规模庞大的“合成中心”。
无数错综复杂的管道和反应釜林立,这里能合成从最高纯度的医药中间体、特种工程塑料,到性能卓越的复合肥料、定制化分子材料。
它弥补了空间内无法进行原始矿料开采的短板,通过精深加工,将外界输入的基?化工原料转化为高附加值的尖端产品。
一片被严格电磁屏蔽的区域,是空间的“硅基大脑”。
这里拥有从芯片设计,光刻、封装测试到整机组装的完整电子信息产业链。
产出的芯片和电子系统,其性能远超外界商用水平,专供空间内部使用和苏氏集团最顶尖的产品。
在环境被精确控制的洁净区域,生物反应器正在培育着特殊的酶制剂、合成着难以自然获取的靶向药物。
这里的生物技术,同样站在了时代的巅峰。
然而,这片工业大陆并非全然自给自足。
它的根基,依旧部分依赖于外部世界。
最明显的缺失,在于重工业的源头,大规模的矿石开采和初级冶炼。
空间内没有连绵的矿山,没有熔炼原始矿石的巨型高炉。
那些笨重,低附加值且对环境破坏巨大的初级原材料产业,被苏宁刻意地排除在外。
“我们不需要自己挖矿,”苏宁在审视空间布局时,曾对AI管理者阐述他的理念,“我们要做的是价值的极致升华。让外界去处理那些尘土飞扬的初级工作,我们只需购入粗钢、铝锭、基础化学品这些工业粮食。”
通过苏氏集团遍布全球的贸易网络,大规模采购标准化的原材料和半成品。
这些货物在运抵秘密港口或仓库后,会被悄然“吞噬”进空间。
空间内的“工业母机”和合成中心开足马力,将这些“粮食”进行精深加工。
一块外界的普通钢材,在这里可能被转化为用于航空发动机的特种合金;一桶基础的石化原料,则被合成为拥有高附加值的材料。
产出的高端部件、材料和成品,一部分用于维持和升级空间自身的运转与扩张,另一部分则悄然注入外界的苏氏集团产业链,或者通过灰色渠道投放到特定市场,维持着苏氏产品在外界的技术统治力。
此刻的工业空间,其产业体系的完整性、技术的先进性以及生产的效率,已然超越了外界任何一个单一的工业强国,堪比乃至超越了“世界工厂”的规模与内涵。
但它是一座沉默的、隐形的工厂。
它没有烟囱排放,没有劳工纠纷,不受地缘政治影响,也不向任何国家纳税。
它的产能深不可测,一旦需要,可以瞬间爆发出令外界经济体战栗的工业洪流。
成。”
工业AI的合成音在控制室内回响:“报告主人,内部工业体系自检完成。除基础原材料开采环节外,所有规划工业门类均已建设完毕,技术等级评估:全面领先外界平均水平1。5至2个代差。工业空间”一期建设目标,已达
苏宁凝视着下方这片由他意志缔造的钢铁丛林,眼中无喜无悲。
二十年的心血,无数资源的投入,终于结出了最硕大的果实。
这不仅仅是一个生产基地,更是他应对未来一切风浪的诺亚方舟,也是他撬动整个世界的支点。
一个无需依赖外部,自身便能完成绝大部分价值创造的工业空间已然成型。
下一步,他将利用这股沉默的力量,在这个波澜壮阔的大时代,写下怎样惊心动魄的篇章?